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 滦平视点
走近普通话之乡——滦平
发表时间:2016-06-08信息来源:信息中心浏览次数: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滦平县作为普通话之乡拥有得天独厚的普通话语音资源,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依托地域文化氛围,以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为切入点,全力打造以首个普通话体验区、首家语言博物馆为主体的县域文化品牌。2014年9月15至21日是第17届推普周,滦平县作为唯一一个承接全国重点宣传活动的县,与福建省厦门市、贵州省贵阳市共同迎接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组织举办的宣传活动;2016年5月20日,“走进普通话体验区,大力推广普通话”暨庆祝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60周年主题活动开幕,滦平县语言博物馆、普通话体验区建设协议正式签约,同时与中国国际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等多家单位签订了普通话实习体验合作协议,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分别确定我县为“留学生普通话实习基地”、“普通话体验基地”、“普通话实习基地”。
      
滦平县域语音渊源:清入关定鼎中原以后,伴随着朝廷“皇庄”、“王庄”和 “旗庄”的建立以及御路的开辟、行官的修建、驿站驿馆的设立,滦平大地渐次有了如今村落的形成。这些“庄园”大都属于“随龙入关”的有功旗人奉旨而建,初归朝廷内务府直接管辖,上传下达通行“北京官话”,那些“守宫人”和官设驿站驿馆更不例外。正因为如此,滦平人所讲语言,既没有了地方土著民族传统语言的传承,又很少受到北京土语(如儿化韵))和纯粹东北话的影响,一开始就以“北京官话”为通用语言在官民之间进行交流,即便是后来从山东等地移居滦平的“外来”人口,因为受到滦平“北京官话”的影响,也都渐次融入了这一“方言”区。
    普通话标准语音采集地今日的普通话,由“北京官话”发展而来。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家制定普通话语言规范过程中,有专家学者来到我县金沟屯、火斗山等地开展过语言调查活动,滦平作为“普通话标准语音采集地”,为我国普通话语言规范的制定提供了语言标本。也正因为如此,滦平“方言”成为了最接近普通话语言规范的“方言”。走遍全县大小村落,下起幼儿园的学前儿童,上至山旮旯的百岁老人,听到的都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虽然在方言词汇和语音声调上,同普通话规范比较存在着少量的差异),因为普通话就是他们的母语。这种全民都讲普通话的现象,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这样说:滦平就是普通话之乡,滦平是最好的标准普通话体验区。国家部委、省、市相关部门及中央电视台、地方电台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多次莅临滦平考察普通话语音资源,并对语音资源的传承、使用、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